王维虎:擅用无形刀的学者医生
医生既非天使,亦非魔鬼,跟患者一样是凡人。【阅读全文】河北辛集七旬老翁创作200平米农民画展现乡情
走进耿占雄创立的农民画培训班教室,四面墙壁上绘满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动物及农耕用具,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1985年,耿占雄回到家乡办起了农民画培训班,1988年创办农民画社,并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把乡愁与乡情画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阅读全文】李大兴:时光背后的痛感与温情
旅美作家李大兴生长于北京,幼时辍学,1977年插班上初三,1980年以全国高考文科第二名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次年被教育部保送公派留学,在日本东北大学连读本硕博,上世纪80年代末赴美定居,两年前辞去工作专职写作。【阅读全文】冯骥才:我的事业只有生命能画句号
“我已经75岁了,但仍有理想。”头发斑白的冯骥才说。【阅读全文】-
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于是大家的谈锋很快地就集中在明代以画华山得名的王安道(即王履,他名作《华山图》现存)身上。多数认为王安道的《华山图》是有生活根据的,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华山的气概、面貌,是祖国一位杰出画家。【阅读全文】 李玉刚 :我更是一名 行者和工匠
“反串这两个字对于李玉刚的努力实在太简单化,而且也不尽公平……如果说女声是行云流水、委婉的行书,男声是平直方正、清楚明白的楷书,我觉得李玉刚的声音就是独树一帜的行楷。” 2015年下半年,李玉刚和团队数人从西双版纳、常州、苏州、南京、宣城、敦煌、武夷山、建阳、五夫等地,一路行走下来。【阅读全文】《红楼梦》环照我30年
感觉拍完后会影响比较大,没想到影响了30年。【阅读全文】吴清友:每个生命都是一本大书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于18日晚间因心脏病在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去世,享年67岁。【阅读全文】曹氏风筝传人:为200余名残障人授艺
孔令民说,“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曹雪芹济世救人,以艺自养的初衷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帮助弱势群体,从而把曹雪芹的初衷表现出来。”【阅读全文】冯远征:要在演艺生涯中留下好角色
对于北京人艺未来的发展,冯远征并不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先把演员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我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变化后再走下一步。”【阅读全文】“导师”陈奕迅:想听“奇怪”的声音
坐上导师“战车”,陈奕迅的兴奋多过紧张,兴奋来自于“要听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歌声”,也来自于能够现场体会挖掘这些“声音”和“歌声”的乐趣。【阅读全文】孙茜:没有功底不好的演员 只有不用功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角色,不要害怕生活的磨砺,不同的经历都会丰满我们的人生,只有丰满的库存才有可能去诠释更精彩的角色。”【阅读全文】六神磊磊:推倒那堵高深的墙
六神磊磊说,“我相信每一个做二手知识的人,他有点儿追求的话,他都会希望最后是把大家引到一手知识那儿去,我相信罗振宇肯定也是这样的。”【阅读全文】吴奇隆:鸡汤是个好东西 有时间多看看
吴奇隆表示当个“鸡汤总裁”挺好的,说话和行动都蛮有哲理的。但如果有机会还想尝试不同的角色,“渣的也可以。”【阅读全文】佘征军:终生不做败笔
佘征军,佘家制笔第六代传人。【阅读全文】王劲松:演戏就是与不同的人对话
在王劲松看来,演员这个职业并没有那么特殊。“演员是处在舆论的中心,但是它的工作方式,它需要的技能与其他行业没有区别,它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阅读全文】“银幕女神”秦怡:95岁不退休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20周年座谈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的话让在场的电影人深受震动:“对于电影,我是一定不会离开的,做了电影人就永远离不开。总想着还可以再做什么事,下一部怎么拍得更好……我的心里都是‘电影’两个字。”【阅读全文】文博考古界人士送别故宫前院长张忠培
昨天上午,众多文博、考古界人士聚集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送别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吉林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张忠培先生。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将联合于7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召开“张忠培先生追思会”。【阅读全文】吴京:片中“不倒小强”片场“民工导演”
2015年的《战狼》难找投资,被众多明星拒演,结果却成为一匹票房黑马。也因此,心情不错的吴京表示来者不拒,关于《战狼2》的任何问题尽管向他发问。【阅读全文】蔡国庆:“老干部”与“混搭咖”
还是那张笑容明亮的“鲜肉”脸,还是《365个祝福》《同一首歌》的熟悉旋律,还是一手持麦一手深情前伸的经典pose……一切的一切,都是记忆里最熟悉的配方,然而,他却不是你和你爸妈认识的那个蔡国庆了!【阅读全文】追忆作家柳萌先生:你坐着轮椅过来,我可以推着你走
我们也一定会听到,贺捷生将军会招着手冲着柳萌老师喊:你坐着轮椅过来,我可以推着你走!【阅读全文】冯骥才:书是文化的种子
身材高大、声音清朗的他,对自己的经历和作品侃侃而谈,完全不像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者。【阅读全文】急性肺炎恶化 李敖病危入院
已经82岁的著名作家李敖年初刚刚传出罹患脑瘤的消息,近日又在治疗期间感染急性肺炎,病危入院治疗,一度住进加护病房,甚至医生已给其子李戡下了病危通知书。【阅读全文】张艺谋打造全新“观念演出”探讨人类未来
(记者 高凯)9日晚,张艺谋执导的全新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张艺谋介绍,此次《对话·寓言2047》将打破舞台演出的表演形式,将中国民间艺师和国际科技团队合二为一,“我和主创团队将这一全新的舞台演出称作‘观念演出’。【阅读全文】专访于海:国歌最后一句为什么多个“进”字?
”——专访提案为国歌立法的全国政协委员于海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的十年中,于海每年都提案为国歌立法:国歌作为主权国家的声音形象,应该和国旗、国徽同样受到法律保护。【阅读全文】田沁鑫再导《林徽因》
《林徽因》历时三年打磨,5月15日将亮相保利剧院。【阅读全文】曹文轩:儿时的经历给了我创作的财富
曹文轩说,儿时的见闻和经历,给了他创作取之不尽的财富。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共同支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诞生。【阅读全文】国画大师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承包”了中国美术馆
今年是中国画大师潘天寿诞辰120周年,“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来自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馆等馆的120余件潘天寿作品,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5个大厅,堪称近年来最大规模。【阅读全文】对话许文广:演“丁义珍”不过瘾
李路告诉我,他跟编剧周梅森老师商量,这个人物必须要选好,“角色需要你来丰富,这个人物必须得你来演”。李路之前跟我说,“丁义珍的戏,我们去美国拍”。我戏份太少,所以必须抓住这点戏,把他的反差做大:从西服革履,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前呼后拥,到后来擦地刷碗。【阅读全文】靳东:隐藏自己才能彰显角色
继《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之后,靳东和正午阳光又携手拍摄的医疗行业剧《外科风云》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由于前作部部都是现象级,《外科风云》的关注度自然极高。【阅读全文】周梅森: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的现场
“我们这代人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这部潜心八年、曾六易其稿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好评,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阅读全文】余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著名作家余华近日在武汉驻校讲学,在高校、图书馆发表主题为《广阔的文学》等多场演讲。余华劝诫青年学子,“读书万卷”和“行路万里”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阅读全文】-
朱德庸:把幽默创造力放进城市每个角落
我画画的心态从未离开过。【阅读全文】 莫言:支撑我文学写作的根基是童年
19日晚,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会议室,由600多个临时座椅和一块演讲台搭建而成的大讲堂座无虚席。莫言认为,香港以独特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文学特征,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作家。【阅读全文】贝聿铭:把建筑种在四大洲
走过贝聿铭100年的人生。【阅读全文】煮剑焚酒:用网文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提起热血青春题材的小说,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黑道学生》、《网游之一统天下》等作品,但大家也许有所不知,这些知名的热血青春小说背后的创作者其实都是一个人,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阿里文学签约作家赫赫有名的大神煮剑焚酒。依托内容生产,从数字阅读、IP衍生、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建设跟文化娱乐产业相关的全新IP生态。【阅读全文】《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
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现实主义电视剧,这也是一幅描画中国官场生态的长卷。 在玄幻、穿越等“架空历史”类电视剧充斥荧屏的当下,《人民的名义》似乎是“横空出世”,然而在总制片人、导演李路看来,这其实是“应运而生”。【阅读全文】余飞:好的编剧要会“变废为宝”
在《剃刀边缘》里,文章饰演的小人物许从良几次死里逃生的惊险设定如同“走钢丝”,很是扣人心弦,甚至有网友将其戏称为“杂技式谍战”。余飞说,自己并未觉得编剧在行业内被忽略,相反,他乐观地认为,这是一种对创意的重视,“不管重视的方法对不对,毕竟是一种重视。【阅读全文】《人民的名义》作者:我认识的高官一半都进去了
很多人看过《人民的名义》之后,都问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作者)是否认识很多高官,他直言不讳地说:“是的,我认识很多高官,有一半都进去了。” 在周梅森看来,《人民的名义》如此受欢迎,并不在于它有多伟大,而在于它宣示了,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不能缺席。【阅读全文】范曾:艺术家要保持纯净初心
“艺术家要保持纯净的初心。范曾,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著名书画家、诗人。对于鲁迅的作品,范曾强调,自己是真的很喜欢,不仅反复研读,在绘制插图时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阅读全文】-
刘斯奋:世界很美好 还想继续看下去
茅盾文学奖得主、画家【阅读全文】 “美声”周晓琳:总用麦克演唱很“堕落”
在去年10月举办的第11届中国艺术节上,陕西省歌舞剧院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荣获文华大奖。作为全国优秀舞台艺术展演中的歌剧作品,《大汉苏武》可谓气势恢宏,牧羊女索仁娜作为这部“男人戏”中一朵“红花”,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阅读全文】曹文轩:诗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品质
他是作家中的“劳动模范”,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是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一直坚持用诗意的语言,抒写道义、审美与悲悯,引领孩子们历练成长……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文学来源于生活,带有作者的思绪和创造性,我要让我的作品变得比生活更富有诗性,这是我一贯的美学追求。【阅读全文】诗译英法许渊冲 从心所欲不逾矩
2015年3月20日,作者(左)在北京大学畅春园,与许渊冲先生(右)交流翻译理论。我为许渊冲老先生点赞,既是为这位老同乡、老师长、老前辈点赞,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点赞。【阅读全文】裘山山新作《家书》:整理500多封与父母的"两地书"
最终,在出版社的鼓动下,原本没有这个念头的裘山山,决定开始整理父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给她的信。谈到翻看当年家书的感受,裘山山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自己有两点深刻的感受:“第一,幸好当年写了那么多信;第二,记忆是靠不住的,烂笔头胜过好记忆。【阅读全文】琼瑶:要求尊严死想法早已有之
琼瑶公开信一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更有不少粉丝担心琼瑶此举是否是因为出现了健康问题而未雨绸缪。在文中,琼瑶还表达出豁达的生死观,要求儿子和儿媳到时候能用正能量的方式来对待她的死亡。【阅读全文】许渊冲:用一生捍卫译文里的美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身着西服,仰靠在家里最时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摇椅上睡着了。【阅读全文】尚慧敏:尚派艺术有了很大起色
有人说“京剧就是男人的戏,越剧就是女人的戏。”男人对于女性美的要求,和女性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四大名旦都是男的,且后人难以超越。 “我不愿意张扬,只是想把成绩做出来,教出好的戏曲演员,让观众潜移默化的了解尚派,改变对尚派艺术的认识误区。”尚慧敏是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嫡长孙女,作为尚派传人,今年69岁的她有时还在舞台上露面,更多时间在教授京剧艺术。【阅读全文】麦家:家长要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茅盾文学奖得主【阅读全文】列夫·朵金:戏剧应该给人以共鸣
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暨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将于3月4日开幕,作为开幕演出,列夫·朵金将携其重磅作品《兄弟姐妹》登陆天津大剧院。” 列夫·朵金认为,戏剧人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戏剧是为观众演的,应该是观众在舞台之外永远想不到的东西。【阅读全文】尚长荣:“老戏骨”的创新之路
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阅读全文】濮存昕:别自以为是才能做到最棒
”而蓝天野和濮存昕这两堂课,则被冯远征形容为“演戏之前,先正三观”。台词包括对白、旁白和独白,你看吴刚,他在剧院也没演过什么大主角,但出去拍影视剧就不一样了。演员就是一个本真的事儿,希望大伙儿不忘本真,演他20年戏还能做到眼睛里有光。【阅读全文】牟永抗:"没有野外,就没有生命。"
昨天,三只抽屉式的小木箱摆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的面前,棕色,陈旧,木纹斑驳。当已经有些脆的包裹纸轻轻打开,一块块沉甸甸的石钺、石斧出现在方向明面前:这是牟永抗在野外考古采集的标本。【阅读全文】黄宗英 文集亮相,大爱在心
对知识充满好奇的人。【阅读全文】蒋方舟:别被时间推着走,别把时间推着走
曾经的“少女作家”。【阅读全文】狼七:为写作经常把指甲敲碎
小时候的狼七很爱给周围的小朋友们讲故事,看着小伙伴们听着自己叙述的故事时入迷的样子便是狼七最初的动力。2004年,狼七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写下了一部12万字的小说,通过朋友的介绍在“榕树下”发表了出来,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阅读全文】戴建峰:在浩瀚星空撞见浪漫与惊喜
戴建峰,1988年生人,来自重庆的星空摄影师。虽是汽车公司的年轻职员,戴建峰偶然涉足星空摄影,便没再收手,屡屡请假外出。戴建峰想做的,就是聚拢起散落天涯的爱好者,选出50张优质星空照片,集合起来发给主流媒体有偿发表。【阅读全文】石一枫:过什么日子写什么样的小说
石一枫,1979年生人,顶着媒体给的“新锐青年作家”的头衔,已经朝着不惑的年纪一路狂奔,至少从发型上来看是这样的。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交界处,长在北京的大院里,笔下人物多是不得志的小人物,即将出版的小说讲的是底层中年妇女……怎么看,石一枫都是一个“和外面那些不一样”的作家。【阅读全文】